半月譚 2019/20

為促進校內國學與漢學交流,饒宗頤國學院專門開展「半月譚」活動,每半月邀請一位本校或校外國學與漢學專家分享其獨特見解。歡迎有興趣者報名參加。

第一場
日期:2019年9月20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11:00-12:00
地點:固庵丈室(九龍塘聯福道34號逸夫行政樓7樓饒宗頤國學院707C室)
講者:費樂仁教授(Lauren Pfister,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榮譽教授)
語言:普通話
題目:儒家傳統多元化的現在學術意義:以皮錫瑞(1850-1908)的今文學派思想談起
大要:
論及現當代儒學/儒家/儒教研究的傾向,有的學者以「儒家傳統」為一體,也就是說,因為儒學/儒家/儒教在不同時代中作為主流傳統,學者提到的所謂「儒家傳統」好像經過二千年的發展(或者說歷史經驗)後仍是一個基本上沒有矛盾的文化學術傳統。
然而,在皮錫瑞的 《經學歷史》將儒教傳統中的經學劃分為十個時期,明顯表現出儒家傳統的多元性或多元化。這就是說,為了瞭解儒家傳統自己的多元化,現代學者要清楚不同概念、不同經文、不同工夫、不同解經方法,以至不同的詮釋思想系統,來表明他們所肯定的儒家傳統為何。皮錫瑞本人的今文傳統是一個重要的例子,因為在清末年的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儒家仍依靠西方的內閣制來促進儒教改革思想。
講者另舉兩例,即馮友蘭的「新理學」傳統與安樂哲(Roger T. Ames)及赫大衛(David Hall)把現代世俗化地解釋《中庸》的現象,以說明其現代學術意義。

第二場
日期: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11:00-12:00
地點:固庵丈室(國學院小會議室707C室)地點:固庵丈室(九龍塘聯福道34號逸夫行政樓7樓饒宗頤國學院707C室)
講者:葛覺智博士(Yegor Grebnev,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榮譽學會青年會士)
語言:英語
題目:Did Sima Qian write the Shiji to fulfil his father’s last will?(論司馬遷著《史記》的目的是否為實現父親的遺志)
大要(王雪婷記錄):
本次講題,葛博士圍繞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否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來入手,並認為司馬談的臨終遺囑是司馬遷文學構想的產物。葛博士提出,如果把《史記.太史公自序》和司馬遷所引用《逸周書.度邑》的相關段落仔細對讀的話便可知道該遺囑場面確實純屬虛構。其實,司馬遷自己也從來不力圖掩蓋這一事實。相反的,屬實和虛構的敘事在《史記》裡分得很清楚。
整場演講討論了幾個基本問題:
一、 司馬遷和周公旦的相似之處。
二、 司馬遷自比堯舜等人的依據。
三、 《報仁安書》的作者問題。
葛博士指出司馬遷自序云「耕牧河山之陽」、「厄于鄱、薛、彭城」,與「舜耕歷山」(〈五帝本紀〉)、孔子「困於陳蔡之間」(〈孔子世家〉)的表述相似,說明司馬遷暗地裡以聖人自期。
通過《史記》和《度邑》的互文的具體例子分析,葛博士認為,司馬遷成功達成另外一個目標,通過虛構自己接受父親司馬談臨死前的遺囑——完成修史之事,把自己和周公的角色連接起來,譬如《度邑》是按照武王臨死的訓令而完成周朝東都洛邑的修建。該譬喻不僅使司馬遷的名譽相當於周公,同時也把他的文學著作和周朝聖都相提並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