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國學與漢學名家論壇 - 陳偉武教授 (2019/5/3,大要與錄像)

國學院很榮幸邀請到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古文字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饒宗頤研究院執行院長陳偉武教授,5月3日為「第四屆國學與漢學名家論壇」開講。

第一場:嶺南古文字研究的百年脈動——以容庚商承祚饒宗頤曾憲通四位先生為證
陳偉武教授以容庚、商承祚、饒宗頤和曾憲通四位古文字學家為代表,介紹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迄今近百年來嶺南地區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成果,從學術史的角度,對前輩學人的重要研究進行了梳理,總結了前人的成就和治學經驗,闡發了其學術思想,力圖把握古文字學研究發展的歷史脈絡,對今日的研究者如何繼承優良的學術傳統,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記錄:龐琨)

承蒙講者授權,本場講座的錄像已上載至本校圖書館網站。歡迎各界人士點擊此處重溫當日的精彩內容。

第二場:「蒙古大夫」辨正——兼論漢語言文字的「習非成是」
陳偉武教授在5月3日下午,以〈「蒙古大夫」辨正——兼論漢語言文字的「習非成是」〉為題開展專題講座。漢語悠久的歷史中有許多成語、習語,而不同時期的語音變遷使得當時的同音字混用而形成了一些與原意有關但卻含義有所遷延的變化。
以「蒙古大夫」為例,蒙古大夫在習語中意指清朝沿用蒙古隨軍獸醫的技術,為戰馬降低損耗,而後以獸醫技法醫人,常出醫療事故的技術低劣醫生。然而陳教授認為「蒙古醫生」一詞當指「曚瞽醫生」,意指庸醫猶如盲人。同樣由於音近而訛用,進而習非成是的詞例不勝枚舉:例如「芝麻」本作「脂麻」,又稱「胡麻」或「油麻」;「敗績」、「功績」之「績」應為「跡」之借字;「杜絕」之「杜」本意為「甘棠」,《說文》釋為「閉也」。另有詞語,也以音近為紐帶,實與詞義變化相關,如「千秋」本為漢武帝祝壽詞,後訛作「秋千」,更造「鞦韆」一詞;又如《考工記》中「終葵」一詞本指「椎」,後人不識,訛作「鐘馗」;「不能自祓」典自《韓非子》,「祓」本為祓祭求福,後人訛作「不能自拔」,詞義亦相去甚遠;「辜負」本應作「孤負」;《本草綱目》之「三七」本作「山漆」。
陳教授列舉諸多詞例,在漢語的使用中,此類「習非成是」是很常見的語言現象,多以語音為紐帶,用字變化也使得詞義有了更豐富的發展。
(記錄:段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