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牛津學人講座 (2020/9/11)

為促進學術交流,並將世界前沿的漢學研究成果帶給大學師生和市民大眾,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去年已正式開展「牛津學人講座」系列活動,每年邀請牛津大學的重要學者,駐院分享其最新研究發現和心得。

今年國學院很榮幸邀請到牛津大學皇后學院中國哲學中文院士及中國哲學副教授麥笛教授(Dirk Meyer),聯同本院史亞當副院長(Adam Schwartz)一起演講。鑒於疫情關係,該活動已更名為「網上牛津學人講座」,並將於網上進行,讓更多觀眾能安坐家中,親炙專家學者。

講座詳情如下:

網上牛津學人講座
日期:2020年9月11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5時至6時半(香港時間)
演講題目:讀安徽大學藏戰國竹書《國風》:第一講,〈關雎〉篇
演講語言:普通話及英語
活動方式:網上平台 Zoom 及 Youtube Live直播

講座錄影:請點擊浸大圖書館網站連結觀看

演講大要(王雪婷記錄):
本次講座圍繞如何閱讀以及如何理解古代中國的詩(經)展開。麥迪教授指出安大簡詩經包含了六個部分的詩歌:「周南」10篇、「召南」14篇、「秦」10篇、「矦」6篇、「甬」7篇、「魏」10篇;而這六個部分分別對應了毛詩中的卷一「周南」 (1)、卷一「召南」 (2)、卷六「秦風」 (11)、卷五「魏風」 (9)、卷三「鄘風」 (4)、卷六「唐風」 (10)。
閱讀中國古代的文獻時,我們要真的假設毛詩經與安徽大學所藏戰國竹簡是一回事嗎?就這個問題,兩位教授指出,在閱讀時他們遵循了裘錫圭的觀點:「在將簡帛古書與傳世古書(包括同一書的簡帛本和傳本)相對照的時候,則要注意防止不恰當的『趨同』和『立異』兩種傾向。前者主要指將簡帛古書和傳世古書意義本不相同之處說成相同,後者主要指將簡帛古書和傳世古書中彼此對應的、意義相同或很相近的字說成意義不同。」
兩位教授指出他們的閱讀原則是:趨同和立異。從方法上講,讀者從規則中解脫出來,可以嘗試讀取簡帛上的文字。在這種情況下,超越現實的觀點變得至關重要,因此兩位教授旨在對戰國時期某些概念性團體之間傳播的文本進行假設性的解讀。
遵循這樣的閱讀原則,史亞當教授對《關雎》篇字義、字音等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史亞當教授指出「 」讀為“lán lán”,對應毛詩中的“guān guān”。「 」這個字從門luán聲,luán也有表意的作用。高亨在《詩經今注》中說此字無實際意義,就只是鳥的聲音而已。但教授們更同意古文字學家方玉潤(1811-1883年)提出的「聲中見意」的觀點。在方玉潤的《詩經原始》中理解了歌曲中鳥獸聲音中的更深層的,隱含的含義。他指出,關的意思是相關,就是「互相關心」。《說文解字》中把「 」解釋為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即非正而得。西方學者在翻譯《詩經》的時候,例如Ezra Pound (1954:2)將“guān guān”翻譯為「隱藏」,雄鳥在尋找雌鳥的時候沒有找到,發出「在哪裡」的聲音。Edward Shaughnessy 也用了同樣的翻譯方法。
兩位教授通過具體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所讀的不是毛詩經,也不是戰國時代的一定的詩經,我們所讀的是戰國時代的某一種詩傳本。


歡迎瀏覽本院網站及Facebook專頁,留意「網上牛津學人講座」系列及其他活動的最新消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