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堂」講座系列:青銅器篇(2021/12/10)

考古是從最基本的物質層面重構古人生活的方式,國學不僅是經籍之學,更重要的是保有對古人生活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因此,國學院自2018年起推出「考古學堂」講座系列,計劃在此方面拓展學術興趣,從不同角度帶領大家接近三代考古、三星堆、秦漢簡、走馬樓吳簡、唐代金銀器等出土發現,讓普羅大眾加深對中國考古的認識。

為配合今年10月至12月舉行的「吉金熠耀——上海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青銅器圖像展」,饒宗頤國學院特別舉辦網上的「考古學堂」講座系列:青銅器篇,邀請考古專家親自講述有關青銅器的專業知識和考古發現。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2021年12月10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4:00-5:30
網上平台:騰訊會議
演講語言:普通話
主持:陳致教授(浸大饒宗頤國學院院長)

吉金熠耀——中國古代的青銅工藝
講者:周亞先生(上海博物館青銅器研究部研究館員)

三星堆出土青銅器的若干認識
講者:冉宏林博士(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

講座大要(郭倩夢記錄):
周亞先生以上海博物館所藏各類青銅器為例,自器型、紋飾、銘文及其製造工藝在各個階段的主要特徵,對青銅工藝發展史脈絡進行了分期梳理。「萌生期」的青銅工藝以處於夏晚期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中出土的青銅造器為例。而「育成期」的青銅工藝包括了在黃河、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商代早、中期的容器和兵器。青銅工藝在商晚期達到其「鼎盛期」,並一直延續至西周早期,該時期器型齊全,造型日臻完善,且其紋飾空前發達。而自西周中期延續至春秋早期,青銅工藝到達了其「轉變期」。其主要特徵是前期從鼎盛期的豪華精麗轉向端莊厚重,後期則缺乏創新,呈現出程式化的傾向。春秋中期以後,青銅工藝達到了其「更新期」,各地域新的器型出現,式樣富於變化,銘文各具風貌。

冉宏林博士則以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部分青銅器為例對其考古背景信息展開探討。首先冉博士據1987年挖掘土坑形製、坑內殘留燒骨碴和灰燼及其出土文物擺放位置等判斷倉包包為一祭祀坑。再通過倉包包城墻的解剖、其中出土陶器及其測年結果,將倉包包祭祀坑形成年代及坑內銅器埋葬年代判定為商代中期。隨後冉博士個案分析了三星堆中造型奇特的青銅器,如扭頭跪坐銅人像、人頭像、頂尊跪坐銅人像等。主要可以分為有源自中原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容器類銅器,以及以人物形象居多的造型銅器兩大類。最後冉博士對這些銅器的考古背景進行了考察,通過碳十四測年、出土文物埋藏方式、擺放位置、與其他器物的共存關係,以及在遺址中的分佈情況判定,三星堆幾大坑的年代基本是同時的,但五號、六號坑與其他坑明顯不同。

講座錄影:承蒙兩位講者授權,請點擊此處觀看錄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