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法律、正義和帝國的比較研究講座系列——早期中國與羅馬帝國的法律哲學及法律實踐(2022/03/03)


饒宗頤國學院很榮幸與美國印地安納州聖母大學歷史系聯合策劃「大分流:法律、正義和帝國的比較研究」(Law, Justice, and Empir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eries)網上講座系列,並獲得聖母大學劉氏亞洲研究學院及國際合作部大力支持。

本講座系列以比較史為重心,旨在打破孤立的史學研究,讓史學家與法律學、政治科學、社會學、哲學等方面專家聚首一堂,加深大家對帝制時期的中華民族與各地文明的比較認識,反思比較研究的理論框架有否調整的空間。

本系列第二場圓桌講座於3月3日在網上舉行,以「早期中國與羅馬帝國的法律哲學及法律實踐」為主題。

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系金鵬程(Paul R. Goldin)教授與芝加哥大學歷史系Clifford Ando教授將就「早期中國的法律哲學有多現實?」一題,為討論展開序幕。雖然傳統認為法家思想反映早期中國的刑法,但隨著相關文獻出土,研究人員得以進一步考究秦漢時期法律學說與實踐之間有何關係。金鵬程教授就此剖析《商君書》與《韓非子》等法家理論與早期中國法律實踐之間的固有矛盾。教授指出,所謂的法家提倡理性法律原則,嘗試闡明各階層的權利,並希望制定普世通用的法律條文,惟此前衞的願景未能得到當時社會認可。尤其是受固有的功績主義所影響,以及五四運動前以孝道為上的情況下,法家理念無法實現,亦在所難免。

無獨有偶,在羅馬帝國時期,法律哲學與實踐之間亦存在根深蒂固的分歧。Clifford Ando教授引據相關學術古籍,以及有關法律實踐的出土文獻,對照兩者差異,從而回應金鵬程教授的論述。Clifford Ando教授指出,根據二世紀羅馬法學家蓋約(Gaius)所著的《法學階梯》(Gaius Institutes),羅馬帝國內大約有二千個自治城邦享有特權,可自行制定私法。這一點揭示了羅馬帝國容許疆域內存在各種各樣的法律制度,並透過管理和培養多元文化,從而進行管治。這部分的論證可作舉隅,從旁探析早期中國法律文獻出土所引起有關法律與帝國的疑問。

此後,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楊凱里(Jan Kiely)就兩位講者的觀點進行深入討論。他強調,法律史上傾向以法典為重心,而非司法系統之實際面貌,呼應上述兩大古代帝國的法律實踐。

日期:2022年3月3日星期四
時間:下午10:30-12:30(香港時間);上午9:30-11:30(東部標準時間)
講者:金鵬程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系教授)、Clifford Ando教授(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
討論嘉賓:楊凱里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主持:蔡亮博士(巴黎聖母院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語言:英語

本場講座錄影:Youtube

本場閱讀書目:https://asia.nd.edu/assets/459305/reading_list.pdf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