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半月譚 (2022年7月至12月)

為促進校內國學與漢學交流,饒宗頤國學院專門開展「半月譚」活動,每半月邀請一位本校或校外國學與漢學專家分享其獨特見解。由於疫情原因,活動移至網上舉行,歡迎有興趣者報名參加「網上半月譚」。

本講座系列無須報名。歡迎直接在Zoom網上平台參與,Zoom會議資料如下:
點擊Zoom連結直接參會:https://hkbu.zoom.us/j/95590069728?pwd=VzVjWWxkUndYL2FHaVZucml5bWpFdz09
Zoom會議號碼:955 9006 9728
密碼:537362

浸大本科學生:如需聯通課程出席記錄,(1)請於講座前在SLES網上報名;(2)活動開始前以浸大電郵登入Zoom平台,且與會名稱需改為學生證號碼+姓名;及(3)講座結束後的三個工作日內,填寫並提交「聯通課程-意見調查表」。
注:CCL聯通課程標準為1.5小時時長。學生需滿足此出席要求,才能更新記錄。


以下是2022年7月至12月將舉辦之講座的詳情:

第七場

日期:2022年10月11日(星期二)
時間:16:00–17:30
地點:Zoom
語言:普通話
題目:「鑑史」還是「考史」:明清士人的史論寫作與歷史啓蒙閲讀
講者:胡琦博士
北京大學文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哲學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師、研究助理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等,現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古代文學理論,明清文學與思想文化。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大要(王雪婷記錄):
2022年10月11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胡琦博士為我們帶來了題為——「『鑑史』還是『考史』:明清士人的史論寫作與歷史啓蒙閲讀」的講座。
本次講座胡博士嘗試從明清啓蒙教育中的「史論」寫作切入,考察其文體形式與學術思想、社會制度之互動,以求展現明清時期士人閲讀文化之一斑,並從明理與切事,學古文先須作論、空論與實據三方面進行了介紹。
傳統中國之歷史閲讀,向來重視於史事中發明義理,裁斷古人是非。這一思想觀念,在宋代理學家中尤獲推崇,在基礎教育中,形成了以史論短文寫作輔助史籍閲讀的傳統。降及明清,以史事爲題的論體文雖在科場中蟄處邊緣,但從「史論」入手研讀史書、學作古文的教學法,依舊綿延不絕,在家塾和地方書院等不同層級的教育中均有應用,並與八股之術潛爲呼應。考據學風興起之後,學者對宋人騰議論、重評斷的文風頗致不滿,轉而强調詳列事實、慎下斷語、多爲疑辭的寫法,暗中駁議朱熹之史論觀,並回溯《史》《漢》論贊爲代表的早期史論傳統。

第八場

日期:2022年10月25日(星期二)
時間:15:00–16:30
地點:Zoom
語言:普通話
題目:魯迅文學論的跨文化形構:從「世界文學」資源到〈摩羅詩力說〉
講者:崔文東博士
現於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擔任助理教授一職,從事近現代中國文學研究,尤其關注梁啟超、魯迅等文化巨擘。他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迄今已在《文學評論》《漢學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十數篇,並兩度榮膺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紀念獎。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大要(郭倩夢記錄):
現任職於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的崔文東博士在其題為「魯迅文學論的跨文化形構:從『世界文學』資源到〈摩羅詩力說〉」的講座中,分享了魯迅在日本遊學期間所接收到的部分「世界文學」資源於其日後在〈摩羅詩力說〉一文中所呈現出的文學視野的架構。崔博士首先簡要介紹了在跨文化視角下魯迅研究的相關現狀,幫助聽眾自魯迅與傳統及域外兩個層面充分釐清目前的學術成果。此外,他還提出將〈摩羅詩力說〉視為一部縮微的世界文學史(文學理論)的角度出發,重申了其在當下的重要研究意義。
其次,崔博士根據周作人等回憶內容,重構了青年魯迅在日求學時是如何將所接觸到的德語與日語方面的「世界文學」資源進行整合的整體脈絡,並且進一步絲分縷析了諸如赫爾德、黑格爾等人所論述的世界文學體系及其文學民族性對於青年魯迅的文學視野形成的重要影響,以及該影響在〈摩羅詩力說〉一文中力圖達到的「別求新聲於異邦」的具象呈現。
最後,崔博士總結了魯迅筆下的世界文學 / 民族文學體系,認為其不僅打破了古與今、東與西、中心與邊緣等相關問題的畛域,還由此進一步對世界與民族的辯證問題進行了重構。而對〈摩羅詩力說〉一文的細讀可以看出,這正體現了青年魯迅在神思與心聲、自覺之聲等問題上的核心構建,以及其「以詩人為樞紐」的文學觀念的提出。此外,當年在寫作此文的魯迅還了採擷多種日語文學理論,通過其筆下對反抗、復仇詩人譜系的論述,評介了包括裴倫(Byron)、修黎(Shelley)等八位各具典型象徵意義的浪漫派詩人,由此進一步重申了其所推崇的反道德、反建制的現代文學觀念。

第九場

日期:2022年11月9日(星期三)
時間:15:00–16:30
地點:Zoom
語言:英語
題目:山水詩與畫中的空:以王維和趙孟頫為例
講者:凌超博士
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碩士,耶魯大學東亞系博士。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主要關注中國古典詩歌,石刻文獻,以及文人山水畫與文學傳統的比較研究。業餘時間是書法繪畫篆刻,以及高爾夫球的愛好者。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HKBUtube: http://hkbutube.lib.hkbu.edu.hk/st/display.php?bibno=st1075
大要(蘭倩記錄):
本講座首先對讀了王維的輞川詩集和畫作。因為受到繪畫實踐與佛學修養的影響,王維畫作筆下呈現出 「山谷鬱鬱盤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之特點,與山水詩中「空」的概念遙相呼應。
進而,凌超博士將王維的山水詩與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和「吳興清遠圖」進行比較,介紹山水畫透過雲和水的不同方式表現「空」的概念,即從美學角度來看,富於生命力的山需要水、雲、樹等事物的襯托;從認知論來說,迷霧中的仙人、聖賢是人渴望而不可及的事物,而藉助描繪山水讓人駐足於其中進行觀賞、旅行、漫步等。
凌博士認為山水詩的表達模式對山水畫意境描繪具借鑒和啟發意義,並由此提出超越語言表達之外其他闡述方式的意義、繪畫與詩歌的競爭關係等問題,引發聽眾思考。

第十場

日期:2022年11月25日(星期五)
時間:14:00–15:30
地點:Zoom
語言:普通話
題目:南朝吳興項羽信仰的神蹟文本製作與國家地方之互動
講者:何維剛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HKBUtube: http://hkbutube.lib.hkbu.edu.hk/st/display.php?bibno=st1078
大要(王雪婷記錄):
2022年11月25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助理教授——何維剛博士,爲我們帶來了題爲「南朝吳興項羽信仰的神蹟文本製作與國家地方之互動」的講座。
何博士從晉宋項羽信仰流行的形成與背景,以及項羽信仰所見神蹟文本製作與宗教爭勝兩大部分進行了講解。其一,南朝吳興項羽信仰兼具民間祠祀、軍神等性質,境遇發展與建康蔣子文信仰頗有會通之處,而項羽信仰強烈的地域性,適又與蔣子文信仰的國家化形成劇烈反差。晉宋時期的項羽神蹟文本,多環繞於外來太守的遭祟與死亡,此一「頻喪太守」的傳說,源自吳興地區叛亂與鎮壓的軍事暴力記憶,此時神蹟文本側重外來者與項羽神的衝突。其二,齊梁以後,吳興與建康的競爭場域從軍事轉向宗教,項羽神從作祟到蔬食祭祀,以及吳興地區廣建佛寺,象徵民間信仰與國家、佛教從抗衡到妥協的過程。在神蹟文本的製作上,項羽信仰的故事情節具有高度的重複性,吳興土著透過神蹟文本威嚇外來太守,國家也透過改造故事情節而壓制地方,書寫者的立場不同會直接影響神蹟文本的發展。
最後,何博士對此總結到:相對於蔣子文信仰,項羽神蹟具有敘述單一性,呈現項羽和外來太守的紛爭。原因可能在於「地域性」:項羽神蹟的敘述者、場合時機皆是同一類人(吳興士族與中央官員),因此不斷重複類似敘述。而蔣子文信仰能跨越士族(僑姓吳姓)、階層(士族軍人)、地區(長江中下游),信眾層面廣大,繼而能創造出不同類型的故事。此或許為項羽信仰限縮於吳興境內,神蹟文本無法得到發展的根本原因。

第十一場

日期:2022年12月15日(星期四)
時間:15:00–16:30
地點:Zoom
語言:英語
題目:北宋後期道德化的訓詁學:以陸佃《爾雅新義》為中心
講者:李文昊博士
李文昊(Rickard Gustavsson)博士於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博雅博士後。李博士的研究興趣為中國思想史、文字學與經學史、儒家哲學與比較哲學。他的博後研究基於詮釋學、政治和哲學在北宋的交匯,以及此種交匯在北宋新學派經學著作中的體現。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HKBUtube: http://hkbutube.lib.hkbu.edu.hk/st/display.php?bibno=st1079
大要(蘭倩記錄):
李文昊博士先由小學(考證學)的釋義和範圍,引申出古代廣義的文字學並非僅局限於語言或文本,如發音、語義、語法、版本、作者等,而是承載著涉及倫理、政治、宇宙等對語言的批判性反思。他以《說文解字》、《春秋繁露》為例說明分析語言可視為認識世界的工具。
繼而,他指出11至12世紀的中國正處於思想與社會的大變革時期。政治方面,慶曆新政從更廣層面上加深對儒家經典的批評和反思,標誌著宋學的開始;哲學方面,因受到佛教影響,文人發展出對現實的二重詮釋,如「道與器」、「理與氣」等;語言方面,因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等思想的影響,文人進而看到語言本身的限制。政治、哲學與闡釋學三重交織在一起,形成一股疑古思潮。
李博士提出以王安石及其後學為代表的學者分析文字的道德和義理內涵重新確立了文字的價值,將道德寄寓文字之中,從而使文字學成為培養知識、提升道德感和建立社會政治秩序的重要工具。文人因滿足政治改革和闡述哲學的雙重要求,將文字的「意指」和「文義」傳達出多重含義,創造了新的闡釋空間。王安石本人所著《字說》便是試圖統一道德和風俗,以意統字,宣揚新學。
李博士認為,王安石後學陸佃所著《爾雅新義》重視釋文的整體觀,反對漢唐注疏的方法。該書採用了新的文本概念和閱讀方法,即道德化訓詁學方法,將《爾雅》由一部基於訓釋儒家經典文義的訓詁學經典轉變為關於道德和宇宙觀的文本。陸佃以《爾雅》為例展示了儒家經典可對道德和形而上的問題進行詮釋。該書亦體現形而上哲學如何應用於文字學,即自然界的雙重結構同樣適用於語言、文本,如「體用」,「理一分殊」等。王安石對經的詮釋並未簡單注入儒家的正統觀念,而他的方法在北宋思想與政治的大背景下亦得到後人不斷發展和繁榮。


第一場

日期:2022年7月14日(星期四)
時間:16:00–17:30
地點:Zoom
語言:普通話
題目:城市地圖與記憶傳承——晚清《江甯省城圖》中的空間重塑
講者:蔣歐悅博士
常州大學周有光文學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本科及碩士畢業於南京大學,後於香港城市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明清城市史、江南城市文化、江南地圖,曾於《圖書館雜誌》、《國際漢學研究通訊》、《藝術百家》等期刊發表多篇文章。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HKBUtube: http://hkbutube.lib.hkbu.edu.hk/st/display.php?bibno=st1059
大要(蘭倩記錄):
蔣歐悅博士首先介紹晚明因受到西洋實測圖的刺激與城市近代化推動,清中葉以降,城市實測地圖的創作趨於活躍,許多區域中心都市出現了內容豐富、地方特色濃郁的城市商旅地圖。此次演講她希望以晚清袁青綬《江甯省城圖》為例,考察該圖如何再現並詮釋城市空間。
然後,她對比晚清另一系列地圖《金陵省城古跡全圖》,用「今無」「昔無」的字眼對已廢景觀做出標注,《江甯省城圖》則與之相反,非但並未對景觀的存在與否加以說明,甚至還批注歷史、文學典故,重塑了一個虛擬城市空間。
據此,蔣博士指出在紙上空間與現實空間的反差之間,強調了戰亂後的南京不僅需要重建城市空間,還要恢復空間背後的社會文化。城市空間經過地圖的轉譯,發生內涵上的疊加,一個蘊含著城市歷史、文學等資訊的空間被製造,形成了一個虛擬城市空間。《江甯省城圖》便是通過文字與圖像的結合不僅再現了空間,還是一個讓觀者可以瞭解城市歷史、並藉以懷古傷今的工具。太平天國戰亂結束後最初一段時間該圖的流行,說明從浩劫中倖存下來的人們,對往昔繁盛的懷念與傳承。其次,地圖記錄的南京的歷史文化,在戰亂之後的很長時間幫助傳承城市記憶,並通過再版及流傳,影響了民國時期作為首都的南京形象。最後,《江甯省城圖》不斷被重刊的過程中,並未對景觀的消亡做出更新,人們透過這種方式,追憶並紀念著南京的城市記憶。

第二場

日期:2022年7月25日(星期一)
時間:14:00–15:30
地點:Zoom
語言:普通話
題目:清中葉偽《古文尚書》的義理辯護與廢立爭議——以「虞廷十六字」為中心
講者:黃湛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博士後,研究方向為學術思想史、經學。曾在《文獻》、《中國經學》、《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HKBUtube: http://hkbutube.lib.hkbu.edu.hk/st/display.php?bibno=st1060
大要(郭倩夢記錄):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黃湛博士在其「清中葉偽《古文尚書》的義理辯護與廢立爭議——以『虞廷十六字』為中心」為題的講座中,首先釐清了議題的討論背景並其中的「古文《尚書》」、「虞廷十六字」等專業名詞進行了概念界定。隨後,對《古文尚書·大禹謨》一篇中(舜對禹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字的義理和道統承續進行了梳理,並逐一考察了清儒們對此的不同態度。
第二部分黃湛博士稽考了清前期文本辨偽後,清儒從義理詮釋角度對儒學道統心學的不同解讀。她先以清初閻若璩(1636–1704)為例,閻氏在對「虞廷十六字」辨偽後,反而進一步對其中所蘊含的義理價值上的理解示以強調,並言稱這並不會影響道統心傳學說的成立與否。而後又例證黃宗羲(1610–1695)在其早年的治學生涯中並未關注到文本真偽的問題,只是以其中義理來闡明其「道心、人心為一心」的學說理念。後期其雖接受了閻氏的偽書之說,但他還是提出了文獻、義理皆不足據的觀點。可見文獻辨偽並未影響兩人對其中概念義理的理解。發展至乾隆朝,惠棟(1697–1758)和崔述(1740–1816)等清儒則承續了文本辨偽的學說,並進而對其義理問題中的「精」、「微」、「道心」、「人心」等概念進行了批駁。
第三部分黃湛博士則以維護《古文尚書》為真經的辯護派角度出發進行考察,認為自歷史跨度上來看,清初儒學辯護派的代表人物如毛奇齡(1623–1716)、陸隴其(1630–1692)等人的關注點還是集中於文獻真實性的辯護。但發展至清中葉,莊存與(1719–1788)、翁方綱(1733–1818 尊奉程朱理學)、孫星衍(1753–1818)等清儒已不再過多糾結於文本真偽問題,而是反對辨偽,甚至還特別指出閻氏對《古文》的苛求(翁方綱);轉而著眼於其中所承載的道統理念、經世意義等義理和闕疑問題進行辯論。
第四部分,黃湛博士在前述基礎上繼續對清儒們就解經與傳道的分與合問題進行了考察,並論述了自己認為此二事應分而論之的基本觀點,既應承認考據辨偽的事實,但又要肯定其義理學說體系存在的客觀價值。
最後,黃湛博士提出了關於解經原則應以考據還是義理為終極標準的思考。然而該問題即使在考據學極盛的清中葉,各派清儒代表亦未就此達成共識;他們在認識到古文《尚書》是偽書的前提下,仍然對其中的傳統義理思想,如「虞廷十六字」的道統心傳思想奉為圭臬。

第三場

日期:2022年8月19日(星期五)
時間:13:00–14:30
地點:Zoom
語言:廣東話
題目:西夏統治階層的意識建構與儒釋的關係
講者:林皓賢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畢業於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後於香港大學取得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及在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西夏史、內亞史、邊疆關係、香港史、文化研究及宗教研究等。曾發表論文於《宋學研究》、《方圓》及一些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著作有《詠春的傳承與保育》、《宗教與香港:從融合到融洽》、《全球化下的中國》等及報章與網上評論文章多篇。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HKBUtube:http://hkbutube.lib.hkbu.edu.hk/st/display.php?bibno=st1062
大要(張錦發記錄):
是次半月譚以《西夏統治階層的意識建構與儒釋的關係》為題,林皓賢博士介紹西夏王國如何利用宗教與教育的力量一方面慢慢取代諸部的勢力,另一方面形成忠於嵬名王室的統治集團,以及以宗教及禮法的力量形成統治意識以抗衡鄰國的威脅。
林博士先指出早期西夏統治階層的建立及集權過程,因為景宗元昊的死而驟然中斷,王權旁落。在外戚攬權的時期,西夏的佛教與國家教育(蕃學)仍然有所發展,而這與西夏統治者後來重定王權與及穩固統治有密切關係。接著講者指出過去學者認為佛教對西夏建立身份認同過程的重要性,以及為了穩定國政,西夏統治者,不論是權臣、后族還是嵬名家族,都利用佛教的力量來統合國民,不過講者指出,過去單論佛教元素對於西夏統治的影響其實不足,西夏統治意識的建立,其實還有西夏儒學的影響。后族集團統治時期,以蕃學為主的教育政策效果不佳,無法培養有助鞏固王權的國家精英。於是在崇宗乾順、仁宗仁孝時期先後有建立官學及大力推動儒學的措施。而其效果是超著的,成功培養出一批忠於西夏王室,有利國家建設的知識份子。而西夏儒學士人階層的人物,部分在元朝仍名重於世。
然而,講者指出西夏的儒學教育其實並不徹底。從內容來看,雖然西夏在元昊時立專職機構負責蕃、漢學(但二者並非學校,而是官方機構),後來在中期亦開設官校推行「西夏儒學教育」、不過,西夏的儒教化其實是急速地從漢人手中取得大量漢人文化經典進行翻譯,所謂西夏的儒學化、漢化其實模糊不清,對於西夏人來說,在重整國家教育的過程中,他們是怎樣理解漢化,以及儒學呢,可能並沒有答案,對統治者來說,盡快達到其政治目的,一洗日益敗壞的士風,才是最重要。總體來說,西夏統治者為了穩定國政,一方面利用佛教來統合國民,同時,為了加強党項族群身份以及嵬名王權的正統性,又建構党項西夏的建國傳說,以及配合漢人儒家典籍培育國民「守序意識」,最終,西夏上下形成了佛教、党項傳說與「西夏儒家」三者混合的意識形態,知識份子亦將這種佛、儒、党項傳說混同的精神,建構成西夏的統治集團的統治意識。

第四場

日期:2022年8月25日(星期四)
時間:15:00–16:30
地點:Zoom
語言:普通話
題目:「白玉樓」與「古錦囊」:論李賀形象的建構與接受
講者:韋禕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博士,現為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副研究員,國際東方詩話學會會員。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古典文學接受史。曾發表〈劉辰翁詩歌評點研究〉、〈試析劉辰翁詩歌評點中的尚「奇」意識〉等多篇文章。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HKBUtube:http://hkbutube.lib.hkbu.edu.hk/st/display.php?bibno=st1063
大要(王雪婷記錄):
韋禕博士從接受史的角度對〈「白玉樓」與「古錦囊」:李賀形象的建構與接受〉這一問題進行了講解。因為「接受」研究已然長久被認可足以揭示文學傳統中詮釋實踐的流變過程,這使得對此課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讀者群體對李賀形象的認知來源主要有兩條途徑:一為通過閱讀詩人作品及相關傳說、傳記等文本,勾勒出詩人文學思想、藝術風格以及情感世界之概貌,對其展開「文學的想像」,即在閱讀中描繪出詩人的「文學形象」;二為通過他人對詩人生平事蹟、生活方式、行為舉止的紀實性記述,對其進行「真實的再現」,即試圖在閱讀中描繪出詩人的「生活形象」。韋禕博士以「白玉樓」與「古錦囊」為代表,從成仙——「白玉樓」傳說的閱讀與接受、人間——「古錦囊」與詩歌創作以及結語三個方面討論了李賀形象的建構過程與接受情況,指出李賀的整體形象由其神話傳說中的仙人身份與現實生活中的詩人身份共同構成。同時,李賀詩歌「奇」的美學特質在持續的閱讀與接受活動中不斷被激活,並作為根本動力,推進了李賀形象的經典化。

第五場

日期:2022年9月5日(星期一)
時間:15:00–16:30
地點:Zoom
語言:普通話
題目:圖繪蘇州:明代蘇州勝景圖中的社會功能與地域意識
講者:李鈾博士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講師。本、碩、博分別就讀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美術史、明清社會文化史、吳門畫派、實景山水、城市勝景等。發表論文《勝景的流變:明清視覺文化中的金陵勝景圖》、《移步入景:明代吳門畫派的園林畫》等。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大要(蘭倩記錄):
李鈾博士先以王紱〈北京八景〉(1414)、郭存仁〈金陵八景圖〉(1600)等大量圖像資料說明元明時期「地方勝景集景」與「實景山水畫」的興起是文化史中一個特別的現象,此風潮之主要引領者乃是蘇州的吳門畫派。
繼而,他分別以十六世紀袁鼒《六十詩畫冊》(1527)和文徵明《八秩詩畫冊》(1549)、晚明時期《送李頤去任圖冊》(1583)和《送寇慎去任圖冊》(1626)這四套畫冊描繪的地方名勝之實景山水為例,一方面說明明代蘇州文人圈中對地方勝景的繪製與品題展示出地方文人與留任官員之間的關係,不僅增強了明代地方文人之間的紐帶,且勝景圖中祝壽和去思等功能可能在此後仍有延續;另一方面,以文人遊覽山水為主要內容的勝景圖更是一種文人自我形象的展示和「自我形塑」,顯示出明代地方精英持續增長的地方意識和身份認同。最後,李博士強調地方勝景詩畫冊超出以往僅以往來詩文考察其創作的歷史情境、內容的範圍,能夠在更廣泛的文化場域使得地方勝景成為一種可攜帶和被擁有的地方「文化符號」。

第六場

日期: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
時間:14:00–15:30
地點:Zoom
語言:普通話
題目:「不從,非吾民也」——明代中期溫州地區的信仰整改與民間反應
講者:胡簫白博士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201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2014年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20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哈沃福德學院(Haverford College)歷史系訪問助理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彭·福萊特學者(Pomfret Fellow)、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主任助理。兼任美國明史學會理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田野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明代到民國城市文化史、邊疆社會史,海外漢學。
主持:常慧琳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HKBUtube: http://hkbutube.lib.hkbu.edu.hk/st/display.php?bibno=st1064
大要(郭倩夢記錄):
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中心副教授胡簫白博士以其早年間在香港寺廟、宗祠等民間宗教信仰活動區域的親歷見聞為引,轉入探討其「『不從,非吾民也』——明代中期溫州地區的信仰整改與民間反應」的講座,並隨之提出了,在15世紀後半葉到16世紀初,溫州地區的普通民眾、時任地方官員與王朝統治者這三方勢力在各自的權力框架下應對民間信仰上的不同態度和整飭(民眾:應對)措施的問題。
胡博士溯源了宋、元至明代初期,溫州地區多祠、多信仰的緣起及王朝國家對由民間信仰為切入強化其在地的權威確立。到明中期,中央通過派遣一批如王瓉、鄧淮等呈現出明顯「儒家化」傾向的「衛道士」至溫州擔任地方官員,以採取不同彈性的治理手段以加強其對地方民間信仰的規範與整飭。稍溫和者到任僅是遷動當地神靈祭祀地點,亦有手腕適中者採取對若干民間神靈的合祀行為,此外,胡博士還例舉了有如「東岳大帝」這類被更具強硬的「信仰規範化」手段施行的官員直接完全替換的當地神靈。
但明代中期溫州地區的普通民眾對於他們的信仰祭祀更在乎的是其靈驗與否,而並不在意即使是官方渠道發出的對於該神明是否「合法性」的判斷;因此,在面對中央政權和當地官員雙重出擊的官方整飭下,他們亦有如將神像先進行掩藏待之後管控寬鬆復祀的民間智慧予以應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