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銅盤:藝術、技術與功能的糾葛(2022/12/9)

孫少文基金會贊助的「考古、文物與藝術」雲上講座系列將於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期間舉行,國學院將與海內外著名考古、歷史、文物、藝術史研究者、藝術品收藏家和鑒賞家等專家學者合作,為師生大眾由淺入深展開超越地域的學習之旅。

本講座系列無須報名。歡迎直接在Zoom網上平台參與,Zoom會議資料如下:
點擊Zoom連結直接參會:https://hkbu.zoom.us/j/96246941410?pwd=ZHg0ZnFBbGMxczFXNzBFYnVHZS8zZz09
Zoom會議號碼:962 4694 1410
密碼:753481

浸大本科學生:如需聯通課程出席記錄,(1)請於講座前在SLES網上報名;(2)活動開始前以浸大電郵登入Zoom平台,且與會名稱需改為學生證號碼+姓名;及(3)講座結束後的三個工作日內,填寫並提交「聯通課程-意見調查表」。
注:CCL聯通課程標準為1.5小時時長。學生需滿足此出席要求,才能更新記錄。

第三場講座:商周青銅盤:藝術、技術與功能的糾葛

日期: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
時間:15:00–16:30(香港時間)
講者:蘇榮譽教授(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語言:普通話

摘要:商周青銅器以其乖戾的造型、獨特的紋飾、精湛的工藝成為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而造就這一格局的是獨特的塊範法鑄造技術;藝術與技術的獨特性相互激蕩,使得她能後來居上,卓爾不群。何以如此?本講試通過對若干件青銅盤的解析作一探討。

講者介紹
蘇榮譽,男,1962年生於陝西山陽。1979年進入西安交通大學機械系鑄造工藝與設備專業學習,1983年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然科學史專業研究生,在華覺明教授指導下學習金屬史,1986年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6年進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工作,先後為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1996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97-1998年,在柏林工業大學(TU-Berlin)哲學系作為高級訪問學者,進行技術史研究。2000-2001年任華盛頓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福布斯研究員(Forbes Fellow),在弗利爾藝術館(The Freer Gallery of Art)和賽克勒藝術館(The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of Art)開展青銅藝術與技術研究。2001年晉升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兼任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中心學術委員。2004年創立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並出任首任主任。2003-2012年幾度在圖賓根大學(Uni-Tübingen)、柏林工業大學、法蘭克福大學(Uni-Frankfurt am Main)作為訪問教授和客座教授進行學術研究或講學。2017年作為客座教授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開展合作研究。2022年8月退休。
蘇教授以研究古代金屬技術與藝術為職志,涉及到的學科包括技術史、藝術史(藝術考古)、考古學、科技考古、文物保護等。先後出版專著、發表文章百餘種。

大要(張錦發記錄):
本講座以商周青銅盤為對象,將其放在商周青銅盤演變的大背景下進行認識,並分析其關鍵風格和技術要素的淵源關係。
講者指出當今盤是普通的日用器具,但早期中國並非如此。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陶寺文化的彩繪陶盤,專為隨葬大墓而作,裝飾一致。
迄今所知的青銅盤最早可上溯到商早期,呈現出與這時其他類型青銅器工藝和風格一致、而與其他文明大不相同的特質。青銅盤從中商階段開始,內壁出現紋飾成為盤的特點,與其他類型容器有別。晚商早期盤內壁紋飾頗繁複,如偶有鳥飾,但為時短暫,晚商中期即出現簡化傾向,內壁紋飾迅速消逝,銘文孤立其中。
西周開始,銘文漸長,在西周中期則多至百字,盤似乎成為銘文載體。 兩周之際鑄工的求變態度,一方面復古晚商盤內紋飾,另一方面增添附飾,展現高度的工藝技巧,著眼於炫技以製作玩物和葬器,成為理解商周青銅器的一個重要側面。
最後,講者歸納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的青銅盤差異,反映了地區鑄銅的不同風格,並總結商周青銅器以其乖戾的造型、獨特的紋飾、精湛的工藝成為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