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饒宗頤國學院很榮幸邀請到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馮蒸教授,為「2024國學與漢學名家論壇」主講一場,講座詳情如下:
訓詁學理論體系述要
2024年4月15日
10:30–12:00 上篇
14:30–16:00 下篇
*本次講座內容豐富,將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於上下午進行。
講者:馮蒸教授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國家級教學團隊主要成員、負責人之一,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國際漢字文化研究會理事。早年曾受到著名音韻學家陸志韋、王靜如二位先生的多年教誨。1978年1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又受到著名學者李榮、邵榮芬、王顯教授的指導。
研究專長主要有音韻學、歷史語言學、漢藏語比較、方言學(尤其是北京話)幾個方向。在音韻學領域,對漢語的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研究均有建樹,在上古音領域能夠把漢語上古音與漢藏語系語言的比較研究結合起來,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研究風格;在中古音領域,對《切韻》音系研究和《爾雅音圖》音注研究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在近代音領域對等韻學和《蒙古字韻》及其他明清韻書的研究有較多成果。此外,對在文字學方面也有涉及,對《說文解字》有較深入的研究,有關專著在國內外頗有影響。
語言:普通話
摘要:長期以來訓詁學界多認為訓詁學沒有理論,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主講人認為理論是「問題+解釋論證+結論」的總和,具有系統性、抽象性、解釋性、可驗性和假設性五個特徵。根據此標準,主講人提出了傳統訓詁學理論共有76個理論的看法,並確認了每一個理論的名稱、論述了每一個理論內涵和價值。該理論體系的提出是受到了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例和王力《古代漢語》「通論」的啟發,主講人提出訓詁學的新四分框架,認為訓詁學新體系應該是:「訓詁學理論總論+古籍訓解學+古漢語詞義學與詞彙學+古漢語音義學」。在本次講座中,主講人將以訓詁學四分框架為前提,對傳統訓詁學的76個理論的內涵和價值進行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