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國學院漢學叢書 - 饒宗頤國學院

饒宗頤國學院漢學叢書

隨著近年大批出土文獻公諸於世,中國文化研究再次成為二十一世紀學界矚目的焦點,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推出全新「漢學叢書」系列,適時發表最前沿的學術成果,以饗同道。「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新材料的大量湧現勢必改變傳統學科的格局,由文獻學、文字學、語言學到人類學、藝術史、宗教學 、哲學以至考古學,許多問題都需要重新進行探討。本叢書透過推動漢學的跨學科研究和國際學術交流,帶頭對傳統中國思想及其在當代的適切性作跨國再概念化。

「饒宗頤國學院漢學叢書」匯集西方漢學名家及學界新銳的原創研究,同時收入高端學術會議的論文集,範圍橫跨語言、文學和歷史,上至古文字考釋,下到文化史研究,視野非常廣闊。本叢書雖以中國古典研究為中心,但倡導引入全新的研究方法,對象更不限時地,務求對各個文化體系兼收並包。

本叢書以多元化選題和跨學科視野而獨樹一幟。由於漢學本身並非一門獨立學科,研治中國學問務須借鑒、運用其他學科的專門知識和研究方法已經成為當今學者的共識,因此在重新評估中國文化及其在本世紀全球社會的地位時,跨學科研究的意義尤其重大。

「饒宗頤國學院漢學叢書」編委會注意甄選治學謹嚴的第一流論著,希望能夠在探討新材料的同時,提出綜合跨學科觀點。故本叢書不單與相關學科和研究領域的學者息息相關,亦能吸引具深度的普羅讀者,以及有意深入認識中國文化的莘莘學子。

為提升此套叢書在海外學術界的知名度,國學院將與世界著名學術出版社得古意特出版社合作,共同推出此系列。

主編:陳致、麥笛

第一種:David Shepherd Nivison (倪德), The Nivison Annals: Selected Works of David S. Nivison on Early Chinese Chronology, Astronomy, and Historiography (已於2018年7月正式出版,按此瀏覽內容)


第二種:Hanmo Zhang (張瀚墨), Authorship and Text-making in Early China (已於2018年10月正式出版,按此瀏覽內容)

第三種:Adam Craig Schwartz (史亞當),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from Huayuanzhuang East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已於2019年11月正式出版,按此瀏覽內容)

第四種:Edward L. Shaughnessy (夏含夷), Chinese Annals in the Western Observatory An Outline of Western Studies of Chinese Unearthed Documents (已於2019年11月正式出版,按此瀏覽內容)

第五種:Dirk Meyer (麥笛), Documentation and Argument in Early China: The Shangshu (Venerated Documents) and the "Shu" Traditions (已於2021年7月正式出版,按此瀏覽內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