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校內國學與漢學交流,饒宗頤國學院專門開展「半月譚」活動,每半月邀請一位本校或校外國學與漢學專家分享其獨特見解。由於疫情原因,活動移至網上舉行,歡迎有興趣者報名參加「網上半月譚」。
費安德博士在其題為〈《周訓》及其在中國早期史學及哲學中的地位〉的講座中,主要介紹了新進出土的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周訓》的基本情況和中心內容,並就《周訓》在中國上古史和古代哲學思想中的地位進行了闡釋。
首先,費安德博士據《周訓》的具體簡文內容分析比對了其現存及疑似散佚竹簡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數據,認為《周訓》文本最初的數量約為231簡,其對應約為5520個字符;並推斷其中遺失的竹簡數量約為20簡。
其次,費安德博士又對《周訓》的篇章結構及其主人公的活動進行了解析,認為《周訓》十四章的內容之間均有類似相仿的固定格式套入,即在每月的更旦之日,〔龍大〕(上下結構)太子至其父周昭文公的朝堂接受訓誡以學習如何成為一位賢明君主。而後費安德博士又以15.4章「報更」為例,剖析了其主要人物及故事情節在《周訓》與《呂氏春秋》、《戰國策》、《淮南子》及《史記》等其他史料文獻記載中的相關差異。其認為,自原始文本和史料等歷史層面而言,周昭文公與〔龍大〕(上下結構)太子的相遇存在著不可實現性,並進一得出了《周訓》的文本創作時間應為戰國晚期、並早於《呂氏春秋》的論斷。
接下來費安德博士從宏觀文本結構的視角出發,採用數據統計和整合、個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別自主題的排列、歷史年表和地理分佈三個層面對《周訓》進行了細緻考察。進一步推導出《周訓》中權力的交接是通過以選賢為基礎的世襲制度來實現的。隨後,費安德博士又以《周訓》和《史記》、《左傳》文本中秦時活人殉葬為例,論述其為秦朝發展的主要障礙,並由此引申出《周訓》主要的哲學歸屬則是導向於愛民、孝親,以及僅在第一章出現的權術等思想。
最後,費安德博士指出,《周訓》中的哲學思想並非特別指向於道家,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劉向在《漢書·藝文志》中將其列入為道家類,而想當然地將此文本視為道家的代表。
第二場
日期:2022年4月22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1:00至2:30
地點:Zoom
講者:張宇衛博士(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語言:普通話
題目:
談「寤」說「詤」
主持:顧永光博士(Joern Grundmann,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
請點擊此處觀看
大要(王雪婷記錄):
2022年4月22日,國學院舉行了本學年第二場網上半月譚。本場講座由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張宇衛博士主講「談『寤』說『詤』」。
張博士首先以文字部件需注意「時空特徵」、「語言關係」入題,隨後討論到字義演變需注意「語境義」、「語意類推」,並開始對「寤」和「夢」進行探討。
張博士指出,甲骨卜辭「(寤)」從「(夢)」,知「寤」與睡夢相關。《說文》言「寤」:「寐覺而有言」,「寐覺」一詞的理解關係到「寤」所處的狀態,在與《說文》「㝱,寐而有覺也」對照之下,配合傳世、出土文獻的若干記錄,統整了「寤、㝱、覺」之間的意義演變,配合文例語境來解釋「寤」字義的變化,釐清其如何從「夢言」到醒覺,甚至到曉悟的歷程。接著,張博士就《說文》「詤,夢言也」一義進行論說,從王力:「訓『夢言』是不可靠的,應為恍惚之言或言語荒唐。引伸為說謊、謊話,引伸義古籍中多作『謊』」的觀念談起,思考「夢言」與「詤言」的轉變。
最後,張博士總結到「寤」有「說夢話」的本義,《說文》「寐覺而有言」的「覺」是有感知,而非醒覺義。且「寤」從夢中有知覺之言(夢言),轉變成夢中醒覺之言,成了夢醒後進行言語描述,「寤」開始與「夢」搭配。同時,「夢~,寤」「夢~,覺」的搭配使用,存在時空差異。其次,早期「覺」概念來自「告」(告語使覺),無涉睡眠。再次,《說文》「詤,夢言也」可靠,從具體的「夢話」,轉成指稱不切實際、不真實的話語,「囈、寱」可作為類推旁證。
第三場
日期:2022年5月6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3:00至4:30
地點:Zoom
講者:李怡文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語言:普通話
題目:
九世紀中後期中日間的僧商互動——以《風藻餞言集》與「唐人書簡」為中心
主持:李博威博士(David Lebovitz,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講座錄像:
請點擊此處觀看
大要(蘭倩記錄):
李怡文博士指出九世紀中後期的短短幾十年是中日交流的關鍵時期——奠定與開拓之後數世紀的發展模式,通過渡海、委託購買等互動,僧侶與海商成為當時頻繁往來中日之間的重要群體。
繼而,她詳細介紹了《風藻餞言集》中收錄詹景全、李達等唐海商寫給日僧圓珍的詩與信件,以及「唐人書簡」中徐公直、徐公祐等唐海商寫給渡日唐僧義空的書信,認為在九世紀中後期,遣唐使中止後,頻繁往來中日間的海商成為維繫乃至推動中日交流不可或缺,且十分有效的紐帶。
李博士進一步指出,雖然表面上僧侶求助於海商的時候較多,但實際上僧侶所處的佛教網絡對海商具有極大吸引力。一方面由於他們敬重僧侶,努力參與佛教事業;另一方面與僧侶的合作使得佛教網絡已不僅僅是傳播佛法的渠道,亦成為蘊含重要人際資源的網絡,海商試圖利用這一人際資源以獲取更大利益。總體上,佛教網絡與貿易網絡開始展現出重疊、乃至融合的趨勢,而這一趨勢在接下來數世紀得到延續及增強。
第四場
日期:2022年5月20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1:00至2:30
地點:Zoom
講者:蔡瑩瑩博士(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語言:普通話
題目:
古本與寫本:近代有關《左傳》編纂議題的學術考察與反思
主持:顧永光博士(Joern Grundmann,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博士後研究學人)
大要(劉沁樂記錄):
蔡瑩瑩博士之講座題為:〈古本與寫本:近代有關《左傳》編纂議題的學術考察與反思〉。本次講座主要述及清人《左傳》學研究「好古」之特色、近代西方漢學家與清儒在追尋「左傳」古本路徑上之異同,並嘗試以日本金澤文庫公開之《左傳》唐寫本、近年中國出土之《清華簡》等文獻與《左傳》的敘事策略作比較分析。
蔡博士首先從清代學者對《左傳》古本追尋的情況談起,以洪亮吉、毛奇齡、段玉裁等學者為例指出清人《左傳》學研究,除意義追求外還重於追求外部特色,即試圖恢復《左傳》編纂體例及訓釋原貌,「分經為四卷,傳為十六卷,訓詁則以賈、許、鄭、符為主」。
其次蔡博士從敘事角度切入,引俞樾、翁方綱之說指出杜預《左傳注》有「經文橫截」情況,此類分年有誤案例計有35則,由此見出俞樾、翁方綱有意從「敘事」之連貫性考慮《左傳》古本編排的樣貌,是一種試圖恢復《左傳》古貌之方法,惟此種方法若過於極端則會演變成劉逢祿分解《左傳》之情況,初以有功乎論贊六藝,其實富於破壞性。
及後蔡博士比較清儒與近代西方學者對《左傳》學研究之異同,見出清儒在追尋《左傳》古本路徑上較重視恢復其本貌,西方漢學家則重視《左傳》古本轉化為現今通行本之流變過程,可見兩者著眼點各有不同。
最後,蔡博士以日本金澤文庫公開之《左傳》唐寫本,指出該《左傳》唐寫本所記魯襄公廿五年傳文,可能是杜預當時所見《左傳》分段樣貌。及後以清華簡《繫年》第九、十章與《左傳》魯文公六年、七年,「秦晉戰爭」事件作比較,見出《左傳》敘事策略較強調晉國一方突然反悔背秦並導致戰爭的情況,而《繫年》事件在排序上則與《左傳》有別,見出兩者敘事角度之不同。及後蔡博士引《越公其事》與《左傳》哀公元年吳、越戰爭事件作比較,見出《越公其事》有明顯分章意識,而分章與否與長篇話語及多元主題有一定關聯,通過出土文獻與《左傳》的比較,可以引發我們對史書敘事策略運用及分章意識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