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有餘哀:中古中國的思想與信仰」學術研討會

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於2023年6月3日和4日舉辦「慷慨有餘哀:中古中國的思想與信仰」學術研討會,邀集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香港。運用出土文獻、圖像材料、宗教文獻等多種材料,從歷史學、文學、哲學、宗教研究等角度(包括但不限於禮儀與儀式、神靈與祠祀、悼亡與哲思等主題)展開討論。

會議首先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道揚書院院長呂宗力教授進行了〈讖緯與魏晉南北朝政治與社會〉的主題演講。接著第一組報告圍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信仰展開,阪南大學的永田拓治教授承接著主題演講,對後漢三國西晉時期的「謠」展開討論,輔仁大學的陳識仁博士關注崔宏、崔浩父子與「拓跋祖源黃帝說」的重塑這一命題,國立中興大學的蔡宗憲博士則對陳隋之際江南僧侶的動向進行了分析。

第二組的討論主要集中於中古祠祀與信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何維剛博士探討了南朝會稽夏禹祠祀的文化互動與在地意義,常慧琳博士關注孔愉及其家族在晉宋時代的信仰,杰螞博士討論了宋徽宗這一道家皇帝及其注經,南京大學的胡簫白博士關注太平興國禪寺與宋元時期鍾山佛教空間的嬗變,香港中文大學的林皓賢博士討論了溫州至香港地區的侯王傳說建構。

第三組的主題是文學與文獻。費安德博士討論了出土文獻《文子》對《老子》的闡釋與解讀,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的謝向榮教授關注《世說新語》引《周易》的內容,嶺南大學的汪春泓教授由時風眾勢重新解讀了〈蘭亭集序〉,香港城市大學的凌超博士對庾信的悼亡詩學展開了討論。

第四組報告關注中古的墓葬。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王丁教授介紹了中古胡人祝嘏類名字輯考,浙江大學的余欣教授討論了中古經幢的宗教景觀與情感世界,西湖大學的來國龍教授分享了中古鎮墓獸的源流。

端賴教授的精彩報告及與參會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我們得以與中古中國之生命共振,尋求歷史與現實聯結的價值所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