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重器銘文匯釋叢書》 - 饒宗頤國學院

《西周重器銘文匯釋叢書》

《西周青銅重器銘文滙釋叢書》由陳致教授擔任主編、華東師範大學黃人二擔任副主編。本系列叢書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涵蓋十餘部專著,旨在全面蒐羅、著錄、滙釋、集評古今中外對所選西周有銘青銅「重器」的研究成果。這不僅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庫,更為學者後續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在此基礎上,滙釋者另有專題討論,深入挖掘銘文所蘊含的豐富信息,進一步促進了西周青銅研究領域的學科發展。

2024年出版《西周重器銘文匯釋》第一輯,收錄「乖伯簋篇」、「多友鼎篇」及「禹鼎篇」:

「乖伯簋篇」
本文深入淺出,綜合研究了西周銅器乖伯簋,文章分為器銘釋文多語言通譯、銘文集釋和專題討論三部分。集釋合共14項,涉及益公、眉敖、乖伯、武乖幾王等人名,以及「好宗廟、好朋友」之辭。專題研究中,作者廣泛徵引,根據紋飾、書體、人物、紀年各方面資訊,指出器物應屬懿王世;又自「武乖幾王」一稱入手,詳細探討西周「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亦結合新近考古學成果,通过諸侯國青銅器地方化生產情况,探討西周政府的政治經濟政策。此外,附錄提供乖伯簋之詳細著錄資料,可供讀者參考。

「多友鼎篇」
本文詳細梳理多友鼎過往研究,深入挖掘鼎銘。全文大致劃爲器銘隸定、銘文集釋、相關討論三部分,在器銘方面,提供有照片、拓本、摹本,兼有釋文的現代漢語通譯及英譯。集釋部分將270餘字的銘文分作四十條逐項釋讀,既旁徵博引,亦攄發己見,内容詳實豐富。專題討論涉及三大主題。其一是多友鼎斷代之回顧總結,指出器屬厲王時期。其二討論鼎銘數見的西周征伐類銘文常用詞「追」,兼顧傳世並出土文獻。其三探索多友鼎銘行文的主語省略現象,明晰上古漢語用語習慣。附錄提供多友鼎各家釋文共13篇,以供讀者閲讀參考。

「禹鼎篇」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法門寺任家村出土的禹鼎,銘文與宋代《宣和博古圖錄》中的禹鼎相同。銘文記述了在西周後期的重臣武公的指揮下,井氏族人禹在與噩(鄂)的戰爭中軍功卓著,擒獲噩侯御方,禹得到武公獎掖的事跡。禹鼎的器形與紋飾是西周晚期的典型樣式,其超長的銘文與多右鼎、鄂侯御方鼎的銘文共同記錄了對鄂國的防守反擊戰爭。銘文中的人物也可以與其他器銘相聯繫,關乎西周晚期幾位重要的政治人物、家族關係,組成了以武公、禹為中心的器群,便於學者對銅器、人物、事件進行年代學的判斷。與鄂侯之間的戰爭也可以與近年發現的鄂國墓地相聯繫。禹鼎由於其銘文攜帶的大量信息,成為研究西周晚期歷史最重要的重器之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