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堂博士畢業生 - 饒宗頤國學院

國學研究生

選堂博士畢業生

林怡劭(臺灣)- 博士畢業生

博士論文題目:明清之際「詞史」研究與「新詞史」專題

  • 合作注釋並出版《崇一堂日記隨筆》、《天主聖教聖人行實》,收入李奭學、林熙強主編:《晚明天主教翻譯文學箋注》第一卷、第二卷,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14年。
  • 2015年6月4日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研討會發表論文,題為〈明清之際詞的傳記性質〉。
  • 2016年6月14日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韓國延世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研討會發表論文,題為〈從戴望舒譯詩《淚珠飄落縈心曲》看詞體之形式意味〉。
  • 2015年6月26日於香港浸會大學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主辦「轉變、接受與認同——清代文化轉型與士人定位」青年學者國際術研討會發表論文,題為〈清初詞序轉向「言樂」之過程與詮釋策略〉。
  • 發表〈清初「歌詠太平」詞論之發展過程與論述策略〉,《清華中文學報》 第16期(2016年12月),頁 169-205。
  • 發表〈女性 、「八卦」、文本史:中古文學的新興領域——專訪美國漢學家艾朗諾教授〉,《國學新視野》2016年冬季號,頁23-30。

伍煥堅 (香港) - 博士畢業生

博士論文題目:金文中所見酒禮及相關禮制研究

  • 發表論文〈由陸宣公奏議看啖助學派的端本思想〉,《孔孟學報》第91期(2013年9月),頁133–164。
  • 發表論文〈宴詩觀容、觀物考——《酒誥》思想在《詩經》中之體現〉,《孔孟月刊》第619–620期(2014年4月),頁20–25。
  • 發表論文〈中唐啖助學派與宋代理學家在《春秋》學說上的相通點——以胡安國為中心〉,《淡江中文學報》第 33期(2015 年 12月),頁193–226。
  • 發表論文〈「晉侯致天子」《公羊傳》與何休《解詁》異說發微〉,《書目季刊》第49卷第3期 (2015年12月),頁11–19。
  • 〈釋召〉,2016 韓國延世大學中文系與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學術研討會, 韓國延世大學中文系與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合辦,2016年6月13-14日。
  • 發表論文〈「盭龢」詞義補說〉,載《書目季刊》第51卷,頁23-32。

黃蕉風 (內地) - 博士畢業生

博士論文題目:「墨家之謂教」:墨學「宗教性」抉微

  • 發表論文〈耶墨並提——吳雷川的耶墨觀〉,《東亞人文》2014年卷,頁149–178。 2014年12月12–13日於香港浸會大學主辦的「先秦諸子與戰爭倫理」研討會上發論文,題為〈墨家兼愛新詮——新的全球倫理黃金律〉。
  • 2015年4月17–20日於華東師範大學主辦的國際新子學研討會上發表論文,題為〈告別路徑依賴,建構大乘墨學〉。
  • 2015年11月23日於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主辦「普世價值再思」學術會議發表論文,題為〈再思中國墨學發展史〉。
  • 出版專著《非儒》,悉尼:國際華文出版社,2016年。
  • 〈耶墨對話──民國墨學被遮蔽的面向〉, 發表於《「文學藝術與社會」研究生學術研討會》,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香港浸會大學, 2017年6月28日。
  • 〈墨雖舊學,其命維新——序顧如《立墨——墨子精義釋詁》〉, 載《語言與文化研究》,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第八卷,頁 255-259。
  • 主編,《歸正墨學》(「墨教文叢」第三輯), 香港:四季出版社, 共156頁,2017年4月。
  • 主編,《立墨——墨子精義釋詁》(「墨教文叢」第二輯), 悉尼:國際華文出版社, 共662頁,2017年3月。

蔡佳茵 (內地) - 博士畢業生

博士論文題目:桐城吳汝綸、闓生父子與晚清文教轉型

  • 〈追索明清中西文化,如何呈現得立體而鮮活?〉,《文匯報》,2016年9月5日。
  • 〈《格致書院課藝》與晚清重商思想〉,第四屆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當代中國研究所、創意研究院等主辦,香港:香港浸會大學,2016年12月19日。
  • 〈吳汝綸與晚清文教轉型〉,「二十一世紀的明清研究:新視角、新發現、新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香港:香港大學,2017年10月20日。
  • 〈近代國家觀念的輸入與養成〉,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主辦,海德堡:海德堡大學,2018年5月23日。
  • 魏寧(Nicholas M. Williams)撰,蔡佳茵譯:〈評李惠儀《明清文學中的女性與國族創傷》〉(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By Li Wai-yee),《漢學英華》,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9月,頁315–323。
  • 〈談情說幻、論文衡史——專訪哈佛大學李惠儀教授〉,收入陳致編:《容兼閣問學集——海內外文史暨漢學名家訪談錄》,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頁180-193。

段陶 (內地) - 博士畢業生

博士論文題目:西周宗族瓞衍與政治結構──以井、虢、晉、曾為例

  • 〈虢季子白盤相關的玁狁與西虢貴族問題〉,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韓國延世大學中文系主辦,首爾:延世大學,2016年6月14日。
  • 〈兩周四曾考〉(與龐琨合撰),「曾國考古發現與研究暨紀念蘇家壟出土曾國青銅器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考古學會兩周考古專業委員會等主辦,湖北京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6年12月17日。
  • 〈西周中晚期王世及相關四要素器斷代〉,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主辦,海德堡:海德堡大學,2018年5月23日。
  • 〈上古漢語的構擬與重建——畢鶚教授〉,收入陳致編:《容兼閣問學集——海內外文史暨漢學名家訪談錄》,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頁118-129。
  • 〈早期中國考古學訪談略要——專訪羅泰教授〉,收入陳致編:《容兼閣問學集》,同上,頁226-239。

龐琨(內地) - 博士畢業生

博士論文題目:中國早期經類文獻的生成與演變

〈兩周四曾考〉(與段陶合撰),「曾國考古發現與研究暨紀念蘇家壟出土曾國青銅器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考古學會兩周考古專業委員會等主辦,湖北京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6年12月17日。
〈西周金文中的「師」與軍事〉,「文學藝術與社會」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香港浸會大學主辦,2017年6月28日。
〈《攝命》與《冏命》之關係獻疑——兼論篇末冊命文的性質〉,2019「臺港青年學者學術交流論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主辦,高雄: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2019年6月4日至5日。
〈選擇學術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專訪陳劍教授〉,收入陳致編:《容兼閣問學集——海內外文史暨漢學名家訪談錄》,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頁194-207。
〈入乎老莊,出乎百家——專訪劉笑敢教授〉,收入陳致編:《容兼閣問學集》,同上,頁130-147。
〈「出入王命」解——兼論《攝命》篇伯攝之身份〉,「中國語言、文學與文化」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與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華南師範大學主辦。線上,2021年6月19日至20日。


王雪婷(內地)-博士畢業生

博士論文題目:唐肅代時期文學空間的發展及其承載

〈肅代時期長安文學空間及其承載〉,「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第六屆全國碩博論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主辦。成都: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2023年7月10至13日。
〈唐詩審美風格的開拓探微——以寺院風物為例〉,臺港三校中文系研究生論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2023年5月27日。
〈河南洛陽區域文化對中唐文士的影響〉,「隋唐五代的中原與四方」學術研討會。中國唐史學會、河南大學主辦。鄭州:河南大學,2023年4月8日至9日。
Wang Xueting."A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les and literati society in Tang Dynas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23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Studies (HICCS). January 4-6, 2023.
許思萊(Axel Schuessler)撰、王雪婷譯:〈「白—沙」的上古漢語語音構擬若干問題〉(Questions about Baxter & Sagart's Old Chinese)。收入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編:《漢學英華.第二輯》。香港:中華書局(香港),2022年。
鄭子寧(Zheng Zining)撰、王雪婷譯:〈評内藤丘《藏語、緬甸語和漢語的歷史音韻學》〉(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Phonology of Tibetan, Burmese and Chinese. By Nathan W. Hill)。收入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編:《漢學英華.第二輯》。香港:中華書局(香港),2022年。
〈寺院對盛中唐詩人的創作考論〉,香港浸會大學、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研究生聯合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辦。2022年5月30日–31日。
(譯文)莊錦章:《分析的中國哲學——概念與論證》。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
〈唐詩意趣的禪化〉,「中國語言、文學與文化」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與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華南師範大學主辦。線上,2021年6月19日至20日。
“The Formation of the Four Sentence Patterns in Wuyan (Pentasyllabic) Poetry with Flat Thym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21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East Asia Section). Organized by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Online, March 12–18, 202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taphors Involving Chrysanthemu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21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nguistics, Literature and Arts (ICLLA 2021). Orga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nline from Nishinipp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akyushu, Japan, January 29–31, 2021.
“The Chan Transformation of Images in Tang Poetry, and Beyo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20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stern Branch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Organized b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Online, November 6–8, 2020.
“Discourse Analysis of Chinese Buddhism: New Dimensions and Direc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3rd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EACS). Organized by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Online from Leipzig, Germany, August 24–27, 2021.

獎項: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 2020/21 年度第二學期傑出表現獎
2023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第六屆全國碩博論壇」優秀論文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