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出羅馬——隋至清朝基督教入華傳教的態勢與隱喻(2021/11/25)

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很榮幸將與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展開合作,簽署五年科研合作協議,以加強雙方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從今年十月至2022年六月,雙方將共同主辦一個主題為「古代新研」的網上講座系列,每月一場。主講者分別來自頂尖科研機構,以融合東西方研究優勢,展開高端、前沿的深度學術討論。歡迎參與國學院與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後的首個系列講座!

本講座系列無須報名。歡迎直接在網上參與:
Zoom會議號碼:938 7710 9210
密碼:hkbujas

浸大本科學生:如需聯通課程出席記錄,請於講座前在SLES網上報名,並於活動開始前以浸大電郵登入Zoom平台以參加講座(觀看Youtube直播不計算為聯通課程)。

第二場:All roads lead from Rome: Tendencies and metaphors of Christian proselytization in China (ca. 600–1700s)(更新講題:條條大路出羅馬——隋至清朝基督教入華傳教的態勢與隱喻)

日期:2021年11月25日星期四
時間:16:00-17:30(香港時間)
講者:杜寶芽博士(Dinara Dubrovskaya,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東方歷史系主任、助理教授)
語言:英語
主持:史亞當博士(Adam Schwartz,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副院長)

大要(王雪婷記錄):
杜寶芽博士的演講以Nestorius. Francis. Ignatius. Dominic入題,過渡到中國的漢武帝(156–87 BC)和玄奘(602–664)。演講中提及阿契美尼德王朝(500-300)和亞歷山大大帝 (356–323)。
隨後,杜寶芽博士講到在大發現時代,西元前 25 世紀Ebih-Il (Mari),路德 (1483–1546)、伊拉斯謨等人的傳教,介紹了中國的基督教教派和命令,光明宗教景教的光芒到如何到達唐代的中國。列舉了635年阿羅本主教來長安,494年王巾在頭陀寺題詞的實例。
為了說明方濟各會在元代中國傳教做出了很多努力,杜寶芽博士提出1241年的萊格尼察之戰,達米埃塔的聖方濟各和蘇丹 (1219),阿蘇德——蒙古統治者的阿拉尼亞衞隊以及耶穌會士團於 1543年在巴黎成立,鄭和下西洋等例子。
引用利瑪竇在 1602 年的言論「不可能的黑色鬱金香」,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巨大的以中國為中心,展示世界的巨大藍圖。
最後杜寶芽博士總結到武則天等皇帝(624-705)對中國的傳教起到了建設性的作用。另外,重點強調了郎世寧此人。雖然他最初以傳教士的身份來中國,但自雍正帝禁教以來,他並沒有因此被逐出紫禁城,反而極受禮遇,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在清朝宮中擁有宮廷畫師的職位(畫了很多有名的畫作,如:年輕乾隆畫像等)。但他本人始終不曾忘記傳教的想法,像他這樣的人在傳教的过程中起到了搭建橋樑的作用。

講座錄影,請點擊以下其中一個渠道觀看:浸大圖書館網頁,或Youtube直播回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