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饒宗頤國學院一直致力於溝通東西方學術界,促進國學創新發展。本院很榮幸與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展開合作,近日簽署五年科研合作協議,以加強雙方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2021年十月開始,雙方將連同北京師範大學,北師港浸大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一個主題為「古代新研」的網上講座系列,每月一場。主講者分別來自頂尖科研機構,以融合東西方研究優勢,展開高端、前沿的深度學術討論。歡迎參與國學院與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後的首個系列講座!
本講座系列無須報名。歡迎直接在Zoom網上平台參與,Zoom會議資料如下:
點擊Zoom連結直接參會:https://hkbu.zoom.us/j/93877109210?pwd=Qk43amd2SGZEZHREdG0yejZiUUUvUT09
Zoom會議號碼:938 7710 9210
密碼:hkbujas
浸大學生如需聯通課程出席記錄,請於講座前在SLES網上報名,並於活動開始前以浸大電郵登入Zoom平台以參加講座,與會名稱需改為學生證號碼+姓名,以便後續登記。
講座詳情(香港時間):
2021/10/22星期五 16:00-17:30 |
殷人鳥崇拜與圖騰理論研究(普通話主講) 講者:陳致教授(北師港浸大常務副校長、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北師港浸大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史亞當博士(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副院長) 大要(龐琨記錄): 陳致教授以經典文獻與考古、古文字資料相結合,對傳統所說殷人崇拜「玄鳥」的說法進行探討,對「玄鳥圖騰崇拜」和玄鳥的具體所指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陳教授分析指出,用來指稱玄鳥的「燕」其實應該是「鶠」,即猛禽之類(鷙鳥)的統稱,而不必具體歸結為某一種鳥類。因此,殷人的圖騰崇拜應該是對鳥的神性的崇拜或鷙鳥崇拜,而不是具體某一種鳥類的崇拜。近年來考古發現的文物資料,更不斷地證明這一推斷。 講座錄影:請點擊此處觀看 |
2021/11/25星期四 16:00-17:30 |
條條大路出羅馬——隋至清朝基督教入華傳教的態勢與隱喻(講題已更新;英語主講) |
2021/12/17 16:00-17:30
|
諸神之肉身——埃及—蘇丹東部沙漠四千載淘金史(英語主講) |
2022/1/21 星期五 19:00-20:30 |
最早的中國夢(英語主講) |
2022/2/18 星期五 17:00-18:30 |
青銅時代歐亞大陸的早期交流網絡——公元前兩千紀西伯利亞與中國考古文化的交流(英語主講)
講座錄影,請點擊以下其中一個渠道觀看:浸大圖書館網頁、Youtube直播回放
|
2022/4/1 星期五 16:00-17:30
|
古代世界中的語言接觸、多語現象與國際通用語(英語主講) |
2022/4/14 星期四 17:00-18:30
|
西夏妙韻——十二世紀《番漢合時掌中珠》所載的俗學與廟樂樂團(英語主講) 謝德照博士(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中國研究系高級研究員) 大要(郭倩夢記錄):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中國研究系高級研究員謝德照博士(Dr. Sergey Dmitriev)在其「西夏妙韻——十二世紀《番漢合時掌中珠》所載的俗學與廟樂樂團」為題的講座中,以蒙古中部地區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中出现的「Tangghut」(党項,又作「唐古特」)一詞為引溯源了西夏文化的歷史背景及緣起於中國西北地區的党項人的遷移史和興衰史。謝博士以西夏文的數字「一、二、三、四、五」為例,談到西夏文屬於漢藏語系,其造字深受漢字結構影響。在其視來,西夏書寫體系及其文字的創製是一種純粹的政治之舉,但同樣也是党項族文明經年發展至一定階段而轉向逐步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謝博士隨即介紹了骨勒茂才於十二世紀所著的第一部西夏文—漢文双语詞語集《番汉合时掌中珠》(下稱《掌中珠》),以及俄羅斯、中國、日本等部分當代學者關於本書的相關研究文獻及其具體成果呈現。 在具體實例中,謝博士先以世俗樂器為範例,介紹了《掌中珠》中出現的如「三弦」、「六弦琴」、「琵琶」、「嵇琴」、「箏」、「箜篌」等中國傳統彈撥樂器、又如「管」、「笛」、「簫」、「笙」、「篳篥」等吹奏樂器、再如「丈鼓」、「拍板」等打擊樂器的主要樣式特徵和演奏方式,並且進一步論述了這些樂器在《掌中珠》中所對應的西夏文詞條翻譯和其造字結構的典型特色。謝博士指出,《掌中珠》中可見的傳統樂器名共有十五種,而這些樂器也組成了唐朝人在其宴席上所展現的一個完整的管弦樂團的模式;而這種具有典範表現特質的管弦樂也僅在日、韓倖存下來。 謝博士接著列舉了《掌中珠》中可尋的其他六種宗教法器樂器,如「鐃鈸」、「法鼓」、「海螺」、「鈴」等。而這些只有在宗教法會上所使用的法器,均不約而同地呈現出了典型的西藏密教文化的特質。但令人困惑的是,這些典型的西藏文化表徵並不常見於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認知的西夏文化體系中。 謝博士最後總結道,在《掌中珠》中所展示出的,無論是傳統的中原地區樂器還是西藏宗教法器,乃至其他國外樂器,西夏文明對其既有吸收又有著極大的原創性,從中或可一窺時西夏文明與其他異質文明的友好交流和相互傳播。 講座錄影,請點擊以下其中一個渠道觀看:浸大圖書館網頁、Youtube直播回放 |
2022/6/24 星期五 16:00-17:30 |
清華簡《繫年》與隨葬文本(或汲冢書)《竹書紀年》(英語主講) 夏含夷教授(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顧立雅伉儷早期中國研究傑出貢獻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咨詢委員) 大要(龐琨記錄): 《竹書紀年》的年代問題是夏含夷教授近年來十分關注的話題。王國維曾斥今本《竹書紀年》為明人偽作,此後似成定讞,但夏教授對此種說法進行了反駁。在前人將《竹書紀年》區分為今、古版本的基礎上,夏教授提出了「墓本」的概念,即西晉時汲冢出土的原始版本,他認為今本《竹書紀年》並不像王國維和當今大多數學者所認為的那樣,是後人按一定的體例抄撮古籍而成。通過對比多種史料,尤其是近年來發現的清華簡《繫年》,他指出,今本的年代記錄嚴謹合符,並且在一些與古本相左的記錄上,反而與《繫年》等早期文獻一致,這絕不是一個明代的偽造者可以做到的。而古本《竹書紀年》本身有著古代抄手只按大意引用的問題,因此今本可能比古本更加接近墓本的原貌。《史記》、墓本和今本分別使用了不同的紀年體系,但是所記錄的歷史事件卻有相同的絕對年代,這是今本非偽的又一證據。不過,儘管今本可能直接繼承自墓本,但今本不能等同於墓本,因為後者是以戰國古文字寫就的出土版本,而前者則是西晉學者依據當時的史學慣例進行整理後的版本,前者對後者進行了有限的體例改編。 |
2022/7/8
星期五 16:00-17:30
|
上古中國帝國形成期的人口遷徙研究(英語主講) 馬碩博士(海德堡大學漢學系助理教授) 大要(王雪婷記錄): 海德堡大學漢學系助理教授馬碩博士在其題為:「上古中國帝國形成期的人口遷徙研究」(Human migrations in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inese empires)的講座中,利用傳播文本、出土文獻和考古證據來探討早期中華帝國遷移和定居的經濟條件和影響。與其他地方一樣,在早期中國,國家不僅佔領了特定的領土,而且還通過改變景觀、遷移人口和制定領土等級來積極參與空間的生產。就秦朝(公元前 221-207 年)和漢朝(公元前 202-220 年)的中國古代帝國而言,國家激勵的移民和定居是軍事控制、行政合併、經濟集約化、財政擴張和其他指示國家權力空間分佈的過程。 馬碩博士介紹了古代狀態和移動性管理,以一些帝國前時期的案例講到東亞的人類遷徙和早期國家的形成;用證據説明中國早期帝國的建立和移民的管理;同時提到國家組織遷移具有局限性;並進一步提及由狀態引發的遷移,或如何在不破壞狀態的情況下管理遷移。 雖然承認在前現代條件下大規模人群有組織遷移的基本技術限制,但馬碩博士認為帝國人文地理學受其發展的自然和人造環境的指導,因此得到國家支持的遷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更廣泛的人員、貨物和資訊的流動。移民管理是帝國建設的核心。組織、指導或限制移民流動的能力與國家權力是連續的。未能做到這一點是國家崩潰的主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