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城吉信教授:東西方學術中的詩經──日譯陳致《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的感受

匯通歐亞,再鑄輝煌 ——「早期歐亞文明交集研究」講座系列

講座2:東西方學術中的詩經──日譯陳致《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的感受
2023/9/22 │ 10:30–12:00
湯城吉信教授
大東文化大學文學部歷史文化學科教授

- 摘要:陳致教授的《從禮儀化到世俗化: 〈詩經〉的形成》從古文字學與語言學入手,進一步引入音樂考古學和民族音樂學的關注,對《詩經》各部分之多元的來源及歷史變化賦予了新的解答。《詩經》的結集,伴隨著商周文明的對抗與融合,經歷了一個從禮儀化到世俗化、從標準化到地方化的複雜而漫長的過程。由中文翻譯成日文的過程中,湯城吉信教授除會介紹處理文化移植等問題外,還會就歷來日本人如何對待中國文化、中國漢字,以及將來日本人或中國人應該如何進行文化交流等問題進行討論。
- 語言:普通話
講座大要(關靖琳 記錄)
本次講座中,湯城吉信教授分享了他將陳致教授《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一書翻譯成日文版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感受。
本書由2021年2月開始翻譯到2023年6月刊行,歷時兩年餘。湯淺邦弘教授、湯城吉信教授及其團隊成員對照陳致教授所著的本書英文版、繁體中文版和簡體中文版,綜合考慮中文與日文的語言特點,解決了諸多翻譯上的困難,最終完成日文版的翻譯。
湯城教授主要從漢字以外和有關漢字的兩個方面討論此次翻譯中的問題。漢字以外的問題有兩點。第一是標點符號的不一致。例如,日文和中文的頓號「 、」,逗號「,」的功能不同,翻譯時要特別注意調整。第二是引用古籍原文的問題。中、英、日三種語言在引用中國古籍時有很大的不同,日文版應遵循日文慣例,依次提供古籍的中文原文、原文的訓讀、日文訓讀文、現代日文翻譯,這樣才能令日本讀者清晰地了解古籍原文的讀法和意義。有關漢字的問題,主要是要特別注意簡繁體字、中日異義詞、特定術語的微妙差別,力求翻譯的準確性。
講座的最後,湯城教授從歷史角度俯瞰此次翻譯,討論了中日漢字文化的交流和變遷。在古代,中國漢字傳入日本,帶去了佛教、朱子學等宗教、哲學思想;在近代,中國又從日本引進了西歐學問的名稱、社會科學的術語等現代化漢字詞彙。這些都體現了漢字具有超越時代和地區的普遍性。湯城教授認為,以前中日兩國共有漢字,現在各國卻各走各路,他提醒我們反思兩國是否可以再次恢復從前的文化交流呢?
- 講座回顧
HKBUTube
Bilibili

此系列講座由歐亞基金會贊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