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軍教授:冶金術在中國的早期發展及其與歐亞草原的聯繫

匯通歐亞,再鑄輝煌 ——「早期歐亞文明交集研究」講座系列

講座3:冶金術在中國的早期發展及其與歐亞草原的聯繫
2023/9/29 │ 10:30–12:00
梅建軍教授
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所長,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 摘要:冶金術在中國是獨立起源還是自外部傳入?這一問題一直為中國考古和冶金史學者高度關注,自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到現在,相關的學術爭議此起彼伏,難有定論。近年來的考古發現為冶金術在中國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提供了新的證據,也為我們考察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依據考古新發現,本報告擬對冶金術在中國的起源和早期發展這一學術問題進行系統地考察和分析,認為有更多的考古證據支持冶金術自歐亞草原傳入中國的見解。
本報告包括如下三個部分:(1)冶金術在舊大陸的發生及其在歐亞草原地帶的傳播;(2)中國西北地区出土的早期銅器及冶鑄遺存;(3)中國早期冶金術的發展及其與歐亞草原文化的聯繫。本報告認為,在西元前第三千紀,金屬製品從歐亞草原地帶傳入中國西北地方,而冶金技術也隨之傳入,並在西元前第二千紀初前後開啟其本土化的進程;其後,冶金術繼續向東傳播,進入中國北方和中原地區;本土化的進程也得以加速展開,尤其是受本土禮制文化的刺激和影響,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組合陶範鑄造技術,一舉奠定了中國商周時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 語言:普通話
-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逸夫行政樓7樓702會議室[已更新]
- 線上:ZOOM
鏈接:https://hkbu.zoom.us/j/96903819508?pwd=bFhSTGF0alM0Z0U0YjRTaHYrYnlDZz09
會議號碼:969 0381 9508
密碼:973008

此系列講座由歐亞基金會贊助。無須報名,歡迎直接親臨現場出席,或在Zoom網上平台參與。

~~~~
浸大本科學生:如需聯通課程出席記錄,(1)活動開始時以浸大電郵登入Zoom平台,且與會名稱需改為學生證號碼+姓名;及(2)講座結束後的三個工作日內,填寫並提交「聯通課程-意見調查表」。
注:CCL聯通課程標準為1.5時長。學生需滿足此出席要求,才能更新記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