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皓元教授:中國歷代通語的性質——由傳教士記錄的明代官話說起

匯通歐亞,再鑄輝煌 ——「早期歐亞文明交集研究」講座系列

講座12:中國歷代通語的性質——由傳教士記錄的明代官話說起
2023/12/15│16:00–17:30
史皓元教授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

- 摘要:在歷史上方言一直是中國語言景觀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中國人很早就指出有「雅言」,而相對的也有「方言」和「通語」。「通語」是一種跨方言用來廣泛交流的通用語言。從明代開始這種通語叫做「官話」,也就是「官員使用的語言」。當時的官話不是單一的語言,也有不同的變體。本講座將探討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在接觸漢語口語時所描述的官話以及此官話的起源和演變。旨在更深入地了解中國通語多元的方言淵源以及西方人士對此豐富語言環境的感受。
- 語言:英語(輔以普通話)
-講座大要(張子璇 記錄)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史皓元教授以「中國歷代通語的性質——由傳教士記錄的明代官話說起」為題的講座,由《論語》《方言》等經典文獻的經典表述引入,緊接著以明代以來「鄉談」「官話」「通語」等概念為中心,並圍繞著羅明堅、利瑪竇、郭居靜、金尼閣、萬濟國、馬禮遜等傳教士的生動實例,向我們展示了引人入勝的語言學圖景。
講座主要討論了明代以來官話和通語,以及基督教傳教士對這些語言的學習和描述。官話是華人精英和統治階級使用的高級語言,而通語則是一種跨方言和語言的通用語言,用於更廣泛的口語交流。講座提到了官話和通語的演變,以及不同時期的語言環境。此外,講座還介紹了傳教士對中國語言的學習和使用。他們努力學習官話,並將其作為溝通的工具,以便更好地傳播基督教教義。講座還強調了傳教士對官話不同變體的觀察和研究,特別是南音和北音。
這些研究對於理解中國語言的多樣性和變化具有重要意義。講座深入探討了明代以來官話和通語的特點,以及傳教士在中國語言領域的貢獻和研究成果。
講座同時也重點探討了官話方言和官話通語之間的差異。講者指出,官話方言分為南方和北方兩種,分別以南京話和北京話為代表。
南方官話在江南和河南地區流行,而北方官話則在京津地區較為普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南方官話逐漸失去了地位。講者還提到,官話通語在商業和交流中很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更傾向於使用當地的土話。此外,講者還介紹了南京話和北京話之間的發音差異,並提到了一些相應的拼音系統。
-講座回顧
HKBUTube

此系列講座由歐亞基金會贊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