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當博士:早期中國和埃及中古時期對流言蜚語的態度

匯通歐亞,再鑄輝煌 ——「早期歐亞文明交集研究」講座系列

講座15:早期中國和埃及中古時期對流言蜚語的態度
2024/1/19│16:00–17:30
史亞當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

- 摘要:本講座將以早期中國(《詩經》中的〈牆有茨〉)和中古埃及(《普塔和闐的教誨》)為例,比較研究其對流言蜚語的態度,重點關注文字遊戲和書手的影響。
- 語言:英語
- 講座大要(關靖琳 記錄)
史亞當博士的講座為我們展現了早期中國和埃及中古時期的寫本中對流言蜚語的態度。在本次講座中,史亞當博士對早期中國《詩經·牆有茨》和中古埃及《普塔霍特普教諭》做了比較研究,重點關注文字遊戲和書手的影響。
史亞當博士首先強調,無論是早期中國還是中古埃及,兩個文本都是用於說教、教化的作品。《普塔霍特普教諭》自不必說,此詩首詞便是「教導」(Sebayet, “teachings”)。認為〈牆有茨〉也是教化之詩則要聯繫整個《毛詩》的解經傳統來說明。《毛傳》認為《詩》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國風》之詩可「教以化之」。首詩〈關雎〉以「雎鳩」隱喻「王」,安大簡本還可見「芼」字異文,寫為「教」,讀作「效」,書手有意將教化之意在文本中凸顯出來,足見早期中國以《詩》教人的傳統。
《普塔霍特普教諭》與《詩經·墻有茨》對比而言,差異在於二者的接受度。前者是作為楷模的父親對即將成為官員的兒子的教育,受教育方將深深接受這樣的教誨。後者則是默默無名的平民階層對貴族階層的尖銳批評,以「蒺藜」為隱喻,暗示這種批評是令貴族感到刺痛、厭惡,且不被接受的。
有趣的是,史亞當博士認為《普塔霍特普教諭》與《詩經·墻有茨》兩個文本都可運用漢代傳統的訓詁方法閱讀,在文字使用和對待流言的態度上存在共性。第一,兩個文本的書手在文字中都使用了很多與「口」有關的意符,如中國的「口」、「言」,埃及的口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