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調整字體
縮小字體
重置字體大小
放大字體
翻譯
EN
繁
搜尋
關於國學院
sideNavItemClick('關於國學院')">
放大
返回
國學大師饒宗頤
國學院簡介
國學院國際合作夥伴
國學院藏書
國學院通訊《稷風》
《大圓覺智——饒宗頤教授紀念冊》
連結
聯絡我們
學院人員
sideNavItemClick('學院人員')">
放大
返回
人員介紹
傑出訪問學人
學術出版
sideNavItemClick('學術出版')">
放大
返回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漢學英華——饒宗頤國學院院刊增刊
饒宗頤國學院國學叢書
饒宗頤國學院漢學叢書
漢學聚珍
饒宗頤國學院漢學譯叢
饒宗頤學術論著英譯集
容兼閣問學集:海內外文史暨漢學名家訪談錄
《選堂博士文庫》系列叢書
《西周重器銘文匯釋叢書》
學術活動
sideNavItemClick('學術活動')">
放大
返回
最新活動
活動回顧
國學研究生
sideNavItemClick('國學研究生')">
放大
返回
選堂博士及哲學碩士生
選堂博士畢業生
我思我讀
申請入學
普及國學
sideNavItemClick('普及國學')">
放大
返回
訪學遊蹤
志道游藝
世說論語
支持國學院
國學院訪客
國學院10週年(2013-2023)
sideNavItemClick('國學院10週年(2013-2023)')">
放大
返回
院長的話
獻辭
祝賀視頻
十週年典禮
2023年慶祝活動
十週年慶典視頻
重要通知
搜尋
翻譯
EN
繁
調整字體
縮小字體
重置字體大小
放大字體
關閉
搜尋
搜尋建議
關於國學院
學院人員
學術出版
學術活動
國學研究生
普及國學
支持國學院
國學院10週年
{{keyItem}}
關閉
Bulletin of the Jao Tsung-I Academy of Sinology
主頁
/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
第四期 - 2017年5月
Issue 4 - May 2017
說「時」/ 陳劍
從先秦語言文字看男女之別 / 陳偉武
從出土材料談「才」字—兼談《易經》「三才」/ 季旭昇
先秦經典中「傳」字的字義源流及「傳」類文體的探索 / 顧史考
「彖」形音義再探 / 孟蓬生
The Term
min
民 as a Political Concept in Western Zhou Thought / Joern Peter GRUNDMANN
〈中庸〉「誠者天之道也」再考—以其與〈五行〉之關係為中心 / 淺野裕一
孟子見梁惠王年歲及相關諸子年代考 / 李銳
〈湯在啻門〉、十月懷胎與早期中國術數世界觀 / 張瀚墨
絲綢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藝復興—安布羅喬.洛倫采蒂〈好政府的寓言〉與樓璹〈耕織圖〉再研究 / 李軍
Learning about Precious Goods: Transmission of Mercantile Knowledge from the Southern Song to the Early Ming Period / CHEN Kaijun
唐代貧女詩發微—以秦韜玉〈貧女〉為中心 / 姚道生
沈德潛門下的詩學見解略述 / 蔣寅
[Book review]
Buried Ideas: Legends of Abdication and Ideal Government in Early Chinese Bamboo-Slip Manuscripts.
By Sarah ALLAN / Andrej FECH
[Book review]
Excavating the Afterlife: The Archaeology of Early Chinese Religion.
By Guolong LAI / Paul FISCHER
【書評】李偉國:《宋代財政和文獻考論》/ 程羽黑
主頁
/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
第四期 -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