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調整字體
縮小字體
重置字體大小
放大字體
翻譯
EN
繁
搜尋
關於國學院
sideNavItemClick('關於國學院')">
放大
返回
國學大師饒宗頤
國學院簡介
國學院國際合作夥伴
國學院藏書
國學院通訊《稷風》
《大圓覺智——饒宗頤教授紀念冊》
連結
聯絡我們
學院人員
sideNavItemClick('學院人員')">
放大
返回
人員介紹
傑出訪問學人
學術出版
sideNavItemClick('學術出版')">
放大
返回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漢學英華——饒宗頤國學院院刊增刊
饒宗頤國學院國學叢書
饒宗頤國學院漢學叢書
漢學聚珍
饒宗頤國學院漢學譯叢
饒宗頤學術論著英譯集
容兼閣問學集:海內外文史暨漢學名家訪談錄
《選堂博士文庫》系列叢書
《西周重器銘文匯釋叢書》
學術活動
sideNavItemClick('學術活動')">
放大
返回
最新活動
活動回顧
國學研究生
sideNavItemClick('國學研究生')">
放大
返回
選堂博士及哲學碩士生
選堂博士畢業生
我思我讀
申請入學
普及國學
sideNavItemClick('普及國學')">
放大
返回
訪學遊蹤
志道游藝
世說論語
支持國學院
國學院訪客
國學院10週年(2013-2023)
sideNavItemClick('國學院10週年(2013-2023)')">
放大
返回
院長的話
獻辭
祝賀視頻
十週年典禮
2023年慶祝活動
十週年慶典視頻
重要通知
搜尋
翻譯
EN
繁
調整字體
縮小字體
重置字體大小
放大字體
關閉
搜尋
搜尋建議
關於國學院
學院人員
學術出版
學術活動
國學研究生
普及國學
支持國學院
國學院10週年
{{keyItem}}
關閉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主頁
/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
第六期 - 2019年8月
第六期 - 2019年8月
重視轉注——同根分化字對古音研究的重要作用 / 鄭張尚芳
漢語音韻學與文字學的互動 / 潘悟雲
上古漢語韻部的再分部——以月部為例 / 白一平
先秦時期諧聲聲符的選擇問題 / 沙加爾
Questions about Baxter & Sagart's Old Chinese / Axel SCHUESSLER
說文準聲首輯佚 / 何琳儀遺稿 羅小華整理
古音研究中應當注意的幾個文字問題 / 李守奎
釋「歺」與「禼」:兼論「以形為主」與「音形義綜合」兩種不同的古文字考釋方法 / 來國龍
疑紐的上古小舌音來源問題——以「午」、「五」諧聲系列為例 / 馬坤
據古文字論「氏」、「視」等字的上古聲母 / 張富海
論戰國時期言語異聲與楚系簡帛中的文字異寫——兼論戰國楚方言的性質 / 葉玉英
西周金文韻讀研究淺議 / 宗靜航
載[OC][ts]ˤәʔ+ 營[OC][ɢ]ʷeŋ / 張瀚墨
說「至」和「晉」的關係 / 顏世鉉
《清華柒.越公其事》第四章「不稱貸」、「無好」句考釋 / 季旭昇
清華簡柒〈趙簡子〉初探 / 顧史考
上博簡〈鬼神之明〉與墨家鬼神思想研究 / 張曼迪
《左傳》中「博物君子」的古史修養 / 孫玲玲
從《圓明居士語錄》看清世宗的性空思想 / 郭倩夢
【書評】陳繼東:《小栗栖香頂の清末中国体験:近代日中仏教交流の開端》 / 王小林
[Book review] SWARTZ, Wendy. Reading Philosophy, Writing Poetry Intertextual Modes of Making Meaning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 ZHU Mengwen
主頁
/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
第六期 - 2019年8月